华中科技大学是2000年由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
华科在各种排名都是前十。为什么录取分却一直不高呢?
从招生规模上看,华中科技大学的规模要远大于其他院校,因此,其录取分数线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较大下滑。
录取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市场的态势以及家长和学生对各专业前景的认知。
回顾2013至2014年,机械和车辆工程专业曾是炙手可热的选择,许多高校的这些专业录取分数线甚至超过了所谓的“宇宙机”专业。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当时大众、宝马、奔驰等企业的辉煌时期,特别是大众在2013年提出的24薪“天价工资”。
在此之前,随着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土木工程也成为了热门专业,报考该专业的学生络绎不绝,毕业前就被企业争抢一空。
然而后来的发展众所周知。汽车行业逐年下滑,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也大幅减缓。
分数不高是正常现象,早些年通讯类和硬件类专业的分数也不高。
自从以华为为代表的众多企业崛起后,这些专业的分数也随之上涨。
中国各大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种职业的平均薪资水平的影响,而这一平均薪资又主要取决于相关行业在国内是否具有领军企业。
在机械行业中,并没有这样的领军企业。
可能有人会问,中航、中车这些不是领军企业吗?
三一重工等企业难道不算吗?
领军企业是指那些规模庞大、利润丰厚且员工薪酬待遇优厚的企业。
许多传统意义上的大体量企业,虽然规模巨大,但其利润率却低得惊人,很多时候还需依赖国家补贴,因此其员工的薪资水平并不算高。
由于计算机专业颇受欢迎,其分数线远超机械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的机械工程之所以出色,部分原因在于其拥有众多院士。
仅从本科教育角度来看,这一优势的影响并不显著。
华科机械专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但要实现这一点,继续深造并获得优秀导师的指导是必要的。
在就业方面,选择多样,既包括参与航母、飞机、潜艇的制造,也包括加入华为、大疆、海康威视等知名企业的机会。
在华中科技大学,学习计算机的风气颇为浓厚,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无论选择哪个专业,都能够自学计算机知识。
华科的机械工程专业非常优秀,无论是想要深入机械领域还是转行计算机,这里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那些希望在机械领域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说,记住一点:务必攻读研究生。
平时成绩优异的学生有机会被推荐保送,而且成绩越优秀,被推荐给顶尖导师的机会也越高。
如果成绩特别突出,甚至有可能被推荐到清华大学继续深造。
在工业生产领域,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可靠性、可重复性以及一致性至关重要。
生产必须实现标准化、模块化、规范化、工程化和科学化。
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对员工的要求也会相应降低。
这也就导致机器和技术在生产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
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工厂和生产模式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深入到工厂内部、深入到生产一线去了解实际情况,并且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在过去,人口红利曾带来一定优势,而现在则是工程师红利的时代。
但厂方往往缺乏重新设计和变革的动力,如此一来,员工数量难以减少,同时为了控制人工成本,员工的收入增长便受到了限制。
机械专业的学生很难仅在本专业领域内发展,许多毕业生倾向于进入汽车制造企业或航空航天系统。
华中科技大学的机械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东风,但其他领域如航空航天则多由国防七子等高校控制,各地汽车企业也常被当地大学主导。
与信息类专业相比,机械专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可能较为有限。
在回报率方面,机械整体并不如计算机相关学科。
华科的机械专业,如果你去看过他们的硕士就业岗位,会发现大多数也在互联网和华为等行业。
很多机械专业的导师也需要关注社会就业信息。
作为机械领域的顶尖学府,华科自然有不少导师会将项目侧重于智能化方向。
华科设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学院,许多学院也成为了计算机领域的二院。
现在导师手头的项目还得老老实实地用于工艺研究、进行CAE分析,出成果也颇为困难,发表在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上也不那么好看。
机械专业的分数走低,已然成为常态。
不过,华科机械却依旧坚挺。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